月會課程:精神醫療社會工作督導之內涵與倫理(心得報告)

基本上對於「督導」(Supervision)這四個字所賦予的角色功能,

我個人認為它是極富神聖意義,也充滿著深度知識的渴求。

主要功能是在經驗的傳承及引發新進人員的工作興趣及潛在能力。

而這樣的角色功能,在過去當我還是一個護理實習生的時候,

這樣的角色通常是由臨床護理老師所扮演,而當我踏進社會工作這個專業領域後,

這樣一個臨床老師的角色不再是由學校特地聘僱的專業人員來全職扮演,

而是改由學生在所選擇的實習機構中,由該單位指派一位工作人員擔任臨床指導者,

必須在工作崗位與學生指導者角色之間,發揮多重角色功能。

而我雖然先後在精神科領域中工作,前後已經長達約8年,

我一直很慶信自己對個案的服務熱忱依舊,

只是要從一個長期接受護理教育的精神科護理人員,轉換成一個精神科臨床社工員,

那種角色的內在轉換過程真的是相當辛苦。

尤其是完全不同的學習領域,那是從個人服務提升到整個系統概念的學習,

曾讓我辛苦的一度想放棄。

但那種辛苦對一個學習者來說,本來就是應該付出的代價,

就像在那天課程中萬東茵社工師說的:「品質的維持」!

學習最大的目的就是維持良好的服務品質!

所以此刻回想當初的辛苦真的是對自己也對專業工作的尊重。

對我個人來說,當社工的內在歷程感受最深的並不是在學習過程中身體的辛苦,

而是在真正踏入到臨床工作的兩年歷程中,在面對臨床問題時,

那種多元內在角色間的衝突與對抗,內在壓力的產生往往是最終的結果,

所以內在角色的協商甚至是妥協或修正,往往是需要經過一番自我調適,

那種說不出的苦,甚至也曾讓我幾度潸然落淚!

而我仔細思量,最大的問題就是來自於「督導」這樣子的因素。

因為我一直處於摸索階段,什麼是精神醫療社會工作?

我想我被之前護理的角色綁架住,如何自我定位?

這樣的課題總在我內心深處拉扯著,甚至是一日數變的!

那天短短的一堂課,讓我的內心真的是充滿激動,

因為萬東茵社工師首先就先問我們:

了解精神醫療社會工作嗎?知道自己的角色任務及功能嗎?喜歡自己的工作嗎?

她強調社工員要先對自己的角色定位及所服務的區塊有正確的認識,

同時也要喜歡自己的工作,因為如果有這樣的認知與感覺,

那麼在擔任督導者時,才能傳遞給實習生正向的訊息,

這些正向的訊息則是涵蓋專業知識與專業熱忱,而非只是流於角色抱怨,

而忽略抱怨背後自己該如何去尋找自己的專業定位,

否則這些抱怨只會被盲目的流傳下去,那麼世代相傳間社工的專業是會逐漸被模糊及遺忘。

進而她提到自己在進修研究所時,研究主題是關於精神科醫療院所中的社工角色類型,

她提出研究結論中的四種精神醫療社工的在醫院的角色型態與我們分享,

分別是:前鋒型、便利貼型、山寨型與蜻蜓點水型等。

平心而論,中區各個社工室,大部分是以便利貼型及山寨型甚或是蜻蜓點水型等模式在運作,

且當中提供服務的社工員在傳承上又出現了相當大的斷層,

許多的社工新兵開始在其中辛苦的,往往辛苦的被經常性的使用,但卻總是被忽略其重要性。

更嚴重者甚至會成為其他科室人員的Aid,日積月累下個人工作壓力越來越大,

但科室定位卻越來越模糊,自我肯定也就越來越薄弱,

於是近年來中區精神醫療社工的流動率迅速提升,

年初參加月會時,統整通訊錄的草療社工就曾說通訊資料更新的速度以跟不上人員異動的速度。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情境?我感觸很深!

在96年我剛從學校畢業,進到之前的醫院服務,沒有多久我就接下科室主管的位置,

我知道醫院是因為我在精神科的護理背景而給我這樣的職位,很多的人認為我應該要很開心,

因為才開始社工生涯不到半年,就可以擔任科室主管,薪水也不錯。

但我知道自己從來沒有沾沾自喜,因為那種內在空虛的壓力其實是他人難以感受的,

因為我常常不知道一個社會工作者真正的角色界線如何界定?

每天我都帶著說不出口的焦慮去上班,雖然表現上也沒有受到太大的質疑,

間接也得到一些肯定,但總好不踏實。

過去我常在上級單位或其他科室人員對我們的期待中,

去尋找醫院「需要的」社工室的角色?但卻總是忘了自己究竟是要怎樣自我定位?

想當然爾,當自己都無法為自己定位的同時,

又如何期待自己能獲得不同專業人員正確的定位呢?

我永遠記得在一次溝通協調會議上,

就有主管問我:

「你覺得社工該做什麼?是你要來告訴我,
說你們的專業為何?能做什麼?不然我當然就以我的想法來叫你的作事」

我覺得這樣一句話很對,也讓我想要離開,離開不是因為那裡不好,

我內心對醫院給我機會依舊充滿感恩,但我知道自己必須離開!

原因是因為我需要「磨刀」!

幾次參加中區月會,發現許多的夥伴年資都相當資淺,

但很開心的發現許多人雖然口頭會喊累會抱怨,

但言談間還是可以感受到他們對精神醫療的熱情與期待,

我想幾位資深的社工前輩,如萬東茵社工師,他們其實也知道問題在哪裡,

但這些問題想要跨醫院來解決的確不容易,所有的改變前提是我們這些新兵也要先茁壯。

而這些茁壯最大的因子就來自於「督導」的經驗傳承,與自我學習。

現階段大家都仰賴社工月會中資深督導的指導與分享,

所以今年的社工月會才會轉型,大家在提升臨床問題的解決能力的需求大幅提升。

渴望的是資深督導們的經驗傳承,因為這些經驗往往是書本上學不到的。

我認為這應該是社工督導最重要的意涵。

而長期以來大家對「精神科」總帶著神秘想像,

認為杜鵑窩裡的工作人員必然對「人性」有最正確且最深入的掌握,

所以難免會有一些自己想像的專業壓迫感。

再加上之前一直提到的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的污名化,

許多社會大眾依舊恐懼著精神病患。所以我也猜想,

是不是因為這些難以改變的因素而導致近年來願意到精神科實習的社工系學生越來越少?

但實際上,各大專院校社工系的在學學生人數並沒有下降,反而是增加的,

這些數字的消長間,

是否也提醒了我們要去思考我們該如何去重新去看待機構訓練「實習生」的機制?

聽幾個帶過實習生的督導在會議過程中的經驗分享,

我發現許多人都是被用「丟包」的方式匆促的去扮演實習生督導的角色,

或許不是他們熱情不夠,只是在「準備」的過程中,自己也都還是一個摸索者,甚或抱怨者,

那如何像萬社工師所說的,給予「正確的專業知識」?

或許是我自我的內在特質,自己對自己的專業領域有著一定程度的使命感,

所以未來有機會能在明德醫院嘗試扮演督導的角色,對我個人來說是個神聖的使命,

我該用何種方式讓實習生能夠對精神醫療產生興趣,進而培養良好的專業態度,

是我要認真思考的,這堂課對我來說是有助益的,我簡單打了筆記(附件),

相信會是自己任督導的準備過程中,重要的參考內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uner123 的頭像
    yuner123

    蝴蝶足跡

    yuner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